讨论孔乙己的长衫,先搞清楚什么叫代价!
本号偶尔言辞奔放,比如今天这篇文章未必讨喜,为免失联,可以加微信 zx30015,还可以关注备用号。
文|明窗邀华月 首发|明窗邀华月1
最近有个话题比较火,叫做“孔乙己的长衫”。
这个话题来自一名“失意书生”的独白,他说:“学历不但是敲门砖,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,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”。
这句话,引来大量年轻人的点赞和共情,团中央微信号专门发文:“脱不掉的长衫,我为什么不喜欢孔乙己文学”。
看到这则热搜之后,我是有一些感触的。
首先,我无比赞同团中央的文章,思想上不能有所谓“脱不下的长衫”,这样会束缚自己的发展。
如果我们思想上还有所谓“脱不掉的长衫”的包袱,被“长衫”束缚住自己的个人发展,恐怕无法弯下腰来听呼声、挽起裤腿下田地,可能会错过在广阔天地中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必然出路。我们都应意识到,不管身处怎样的时代环境,一个人总会遇到困难,但面对困难是放松要求、绕道而行,是自暴自弃、直接“躺平”,还是迎难而上、战胜自我,考验着每个年轻人抉择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。我们只有脱掉了思想上的“长衫”,才能真正跑起来,真正矢志接力奋斗,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更加美好的生活!
但是,现在的问题仅仅是长衫脱不下的问题吗?
很多网友的评论已经表明,不是脱不下长衫,而是发现脱下长衫获得的工作会否定自己当初穿上长衫的努力!
这种怀疑,难免会嘲笑自己为什么要穿上再脱下,如果直接放弃穿上长衫的机会去做短衫的工,是不是可以少走几年弯路?
这个问题该怎么去讨论,
今天,就让我们换个角度来聊一聊“孔乙己的长衫”。
我出身于大型国企,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不很多国企经营困难难以为继,开启了一系列“国企改革”的历史变革,不光出现了破产兼并,也出现了“下岗职工”。
总得说来,这次国企改革是成功的,大部分企业涅槃重生得以轻装上阵,为国家和人民持续做出巨大贡献。
但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零成本获得,国企改革的成功,一样付出了成本。
在我个人看来,当然我的观点不一定对哈。
这次国企改革的成本,大部分被“下岗职工”承担了。
因为我亲戚中也有下岗职工,所以我对他们的遭遇略知一二。补充一下,受益于国家的社保政策,九十年代下岗的职工如今绝大部分可以领取养老金了,而且养老金还多年连续上涨,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逐年增强。
但是,他们当年所经历的改革阵痛,始终是历史的一部分。
电视剧《人世间》里有一幕很让我震撼,是孙赶超患上绝症后选择卧轨自杀。
我之所以震撼不是因为他自杀了,而是因为这样的情节央视居然能播出来。
因为这样的情节不是虚构的,这就是代价的一部分。
正视历史,是为了更好的向前,央视能让这样的情节过审,说明上下都能承认,国企改革的代价,是谁承担得最多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,名为“大学扩招”,也有一种不正确的说法,叫“教育产业化”。
大学之所以能扩招,前提是国家取消了毕业分配制度,这一改革无疑是进步的,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由之路。
大学之所以能扩招,关键在于中国社会内部极其强烈的进取意识。想读大学,接受高等教育,是无数家庭,甚至是很多落榜生家庭用生命发出的怒吼。
大学之所以能扩招,还在于经济层面而言,有一个著名的“骑马找马”理论。大意是原来大家都希望上大学,交钱都可以,而我们却压缩入学指标,硬生生的压抑了这部分内需。可笑的是我们却还在思考内需不振怎么引导人民消费呢,这不是个笑话吗,典型的骑马找马啊。
所以,当年的大学扩招,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,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也为后续市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。
但是,扩招的规模不断扩大后,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随之出现。
1990年:大学生录取60万,研究生招生3万
1991年:录取62万
1992年:录取75万
1993年:录取92万
1994年:录取90万
1995年:录取93万
1996年:录取97万
1997年:录取100万
1998年:录取108万
1999年:录取160万
2000年:录取180万
2001年:录取260万,录取率首次突破50%。
2002年:录取320万,
2003年:录取382万,
2004年:录取420万,
2005年:录取504万,
2006年:录取540万,
2007年:录取567万,
2008年:录取599万,
2022年招生大学生967.45万人。2022年招收研究生110.66万人。
今天我们谈到的孔乙己的长衫,本质还是这一就业困境的体现。
但大学扩招的意义是巨大的,甚至是战略意义上的巨大成果。
无论是懂王特朗普,还是美国的兰德智库,在关于中美战略竞争的分析中都提到了一条属于中国的巨大优势。
那就是中国每年可毕业500万理工类大学生(2010年后数据),而美国一年才招200万,还大部分去读金融法律医疗,学理工的只有50万。
这样的碾压差距让美国无比担忧,所以我国大学扩招带来的意义的很多的,包括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的战略意义。
但是,光有意义是不够的。
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,我们取得了这么大的优势,是零成本取得的吗?如果不是零成本取得的,那就必然付出了代价。
在我个人看来,当然我的观点不一定对哈。
高校扩招的成本,被无数普通百姓家庭承担了。
当然江西的“周公子”和“李县令”肯定没有承担什么成本,他们是扩招的最大获益者。
但是很多普通百姓家庭分摊了这一成本,当经济的发展还暂时提高不了这么多高学历岗位的时候,部分大学生出现找工作困难的局面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,与你是否能愿意脱下长衫,其实没有太多关系。
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达的意思——代价。
孔乙己最大的问题不是脱下长衫,而是时代转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。
任何事情获得成功,不可能零成本,必然要付出代价。
最近的例子,就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成功,
但是,这样的成功取得是零成本吗?
而代价是什么‥…
我今天谈代价,并不是有什么阴暗的想法。相反,我真心认为只有更加拥护“两个确立”,增强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让祖国发展更快一点,更稳一点,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这得回到开篇所说的下岗职工。
当年一些下岗的亲戚,早已领上了退休金,过上了安稳的生活。
他们非常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,每当次国家遇到了困难和挑战,他们比谁都关心。
按他们的理解就是:国家好了百姓才会好,国家有了难处就要应对难处,应对难处就要付出代价!
而代价是什么?
其实古今中外,道理都是一样的,代价就是……
这一点,年轻的孔乙己们真的搞懂了吗!
今天的闲聊就到这里,觉得不错点个赞”吧。
防失联可添加作者微信 zx30015,交流讨论,不见不散
往期文章推荐
往期文章推荐
明窗邀华月:资深写手兼段子手,文笔辛辣幽默偶尔油腻。
关注后回复“公考”查看解读公务员考试系列文章;“军事”查看部待遇和台海形势深度解读;“选调生”查看解读选调生系列文章;“工资” 查看体制内工资系列文章;“相亲”查看公务员相亲系列文章;“晋升”查看公务员晋升内幕;“幽默“查看体制内段子手的独家幽默;回复“干货”查看各部门及岗位介绍;“杂谈”查看各类犀利时评系列。